周澄,生於宜蘭,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,現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兼任教授。曾在國內舉辦個展十餘次,在英、美、加、日、韓等地美術館、博物館、畫廊舉辦過展覽。作品曾獲中山文藝獎、中興文藝獎、吳三連文藝獎。鍾情於山水,也致力於詩、文、書、畫的均衡發展,把畫的感想用詩文表現,也著作集結為《居山堂文存》。
周澄
人文培育地方之美:周澄《魯閣幽峽》訪談
本幅作品以太魯閣族人陀優恩部落所在地之「綠水古道」為創作場景,其為三百年前太魯閣族人翻越中央山脈定居立霧溪沿岸之社路,亦為日本統治時期發動太魯閣戰役之進攻路線,1927年臺灣日日新報票選,太魯閣第一次入選臺灣八景,具有臺灣八景的歷史地位。周澄將綠水古道視為自清代、日治至現代太魯閣具象徵意義的地景。畫中陡峭的山壁及湍流不止的溪水,與細小蜿蜒的古道形成對比,描繪太魯閣大山大水的印象,並以遠處墨綠色層疊的山峰,以及近景山壁上零星分布的樹,表現中部橫貫公路縱貫中央山脈造成道路兩側連綿不絕山峰的景色。
周澄回憶史博館的臺灣八景創作故事,「臺灣八景系列是由史博館預選熟悉的臺灣風景,想展現山林、人文與歷史之美,最後會到機場進行展覽。」,周澄繼續憶及過往,並說:「我與史博館先討論過程,後來大概花了三周到一個月的作畫時間,顏色上了四次,層次厚重。」。周澄對於史博館的歷史亦十分瞭解,他認為史博館具有文化傳承、保存的重要性:「以前臺灣可以展示的場所太少,人才很多,展示很少,因此能在歷史博物館展出,代表你是一個很好的畫家。並且,史博館舉辦稀少性的展覽在交流上貢獻很多,同樣在本土發展貢獻很大。」。
周澄自述,他從高中就開始畫山水,也很鍾情於山水,也致力於詩、文、書、畫的均衡發展,把畫的感想用詩文表現,也著作集結為《居山堂文存》。因此,他從學生時期就開始有徒步旅行的習慣,不用照相機而是喜歡用眼睛進行觀察,他認為要以頭腦去寫生,意即以想像能力把「草稿」完成為「畫」,而閱讀史料則可以幫藝術達到高度,使藝術能力與人文能力可以相映。
過往:畫外的悲壯歷史,畫中的綠水古道
周澄為此幅作品另作一首詩文,「古道如腸繞翠岡,白雲舒卷本無常,斷崖壁立依天險,綠水嗚咽訴石灘。」,他解釋文意:「以前原住民在抗日這一段水稱他為綠水,後來這地方的地方的名字就改成綠水。綠水烏煙泣石灘,水流這樣來來去去,水的聲音好像在哭泣一樣。」。談起《魯閣幽峽》詩文的起源,周澄說:「我畫這張畫好了以後,自己有一種感想:就是把畫外的意思用詩來表現。」,他接續說明:「因為你這個山水畫起來,他並不曉得說,以前這個綠水的地方發生過什麼事。所以我是用暗示的把我想說的話,在詩裡頭重新讓看畫的人去理解:為什麼要畫這個地方?」,對於過去原住民悲壯抗日的歷史,周澄在此幅作品表現許多心境:「我用這首詩,綠水這段的山水,做一個畫外的陳訴。讓看的人雖然不一定都懂得詩,但是我有那種感覺,把他抒發出來,這個是我提這首詩的本意。」。
事件:歷史結合山水,畫中畫外皆有景
談起為什麼畫中有條小徑,周澄表示:「因為綠水屬於比較險峻,原住民在居住、開拓這個地方的時候,有一條很小的運輸、打獵的小徑。這個小徑就是抗日的時候最重要的據點。」,觀者看著《魯閣幽峽》其實不只是山水畫,畫中細節處處皆是過往臺灣歷史的顯影。如同周澄的作畫風格,以史料的輔佐達成作品的深度,他認為:「原住民犧牲了很多血汗,雖然我們沒經歷過那段,用想像的,也可能知道說如果他家人多麼著急。或是說為了整個村子的生存大家付出生命。我們對他本意的傾訴,也是一種懷念。為什麼我想畫這裡,他有一個很淒涼的歷史在裡面。」
共感:見景如見史實,帶出更多想像
周澄認為太魯閣是橫貫公路最險的一段,越險則越顯美,而綠水抗日的故事猶如本幅作品的尾聲,「有時候會發生很多變化,人本來無常,大自然也無常,哪一天發生什麼事我們也猜不到。所以說白雲舒捲本無常,這個就是我對大自然的感覺。」
談話間,周澄對於臺灣之美有著許多文人畫家的想望,他甚難選擇最鍾愛的景色為何者,最末則以一句話形容他所認為的臺灣之美,「人文存在把地方的美培育出來」,而這也是他自我藝術成就的信念。
李義弘,字在川,1941年生於臺南縣西港鄉,師承江兆申。1966年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畢業,曾任教於基隆市立中山國中和臺北藝術大學,獲中山文藝獎、吳三連文藝獎。五十歲後深居三芝鄉間磨練筆墨。李義弘因為非常喜歡影像,所以把影像運用於圖畫中,創作初期為傳統的山水畫境和大片立壁山水,後來透過攝影取景與構圖,聚焦石頭、溪石,由大至小,借鑑當代西方攝影技術,融合傳統藝術人文、創作邏輯與色彩表現,將光影對比呈現,再透過獨特的紙材運用,開創水墨的境界。
李義弘
筆墨顯現臺灣美:李義弘《花東縱谷》訪談
「當你在池上那邊看,當春天開始播種的時候,稻穀、稻米在一點點水的上面;天空的雲彩、白雲,會映在平地上面。我認為農夫是最快樂的,他天天在那個地方。在池上的話,你不但享受一片寧靜、一片蟲鳴鳥叫,甚至什麼聲音都有。」
創作:山水藝術技巧,挑戰筆墨顯現
李義弘回憶參與史博館的臺灣八景創作之時:「當時有列很多題目出來,但館長講了一句:『為了創作自由,藝術要可以想出別人想不到的,我們要來試試看』。」。因此,為了讓自己山水筆墨優美之處可以顯露到極致,李義弘選擇從池上的景色角度去作畫,他說:「中央山脈假如天氣稍陰的話,你會發現那雲、甚至有帶煙的。山腳下到山的中間有一帶雲煙帶,都是非常漂亮。而且雲煙帶會隨著山型轉彎,滿好看的。」
曲折:橫向的力與美,細緻中展現功力
談話間提及對花東縱谷的構圖,李義弘滔滔不絕:「主峰屬於中央山脈,算是山腳下。那一帶就有夠曲折了呢!畫畫的人對越有曲折越喜歡,不會看膩。」他並說明如何以筆墨的張力表現山勢的曲折:「橫的畫要表現左右兩邊的張力,左上、右上角的遠山,肩膀都要往上聳一點,看起來整張圖畫才有精神,這些細節都是從山水當中看物境才會慢慢的體會。」
雲煙:靜謐的池上,美麗的台灣稻田
李義弘表示不選擇熱門景色的原因:「大部分的人在某一個季節,例如說金針花盛開的時候去玩,但我認為那種景色並不能提升繪畫的境界。」,相反的,李義弘喜歡僻靜的花東:「池上全部都是綠色稻穀,很吸引人。再加上陰天時,長林帶煙的時候更美。在那邊我會停留幾分鐘,去感受一下。」
李義弘眼中的花東縱谷不僅美麗,也很好玩:「越往北走,左右的景色越不一樣,尤其左邊山色變化非常大,無意中會發現連稻穀上面都會有雲煙。所以光一條花東縱谷的時候我們在玩賞,由北往南、由南往北走,都很好玩。」。
在有關「臺灣八景」的文獻之中,並未有「花東縱谷」一景,畫家提出增加八景的概念。經由歷史我們可以得知,八景的定義一直在變化,李義弘便思考,臺灣是否有個地方從未列入八景之內,卻又美得令人屏息?在此概念之下創作了《花東縱谷》,也擴增了八景的意義。畫家使用三點視法的技巧,以海面看臺灣的角度,將花東縱谷的雄偉山脈層次排列,及夾於山脈之中的平原景觀特色清楚展現。
鄭善禧(1932-)、盧福壽(1955-)
鄭善禧,1932年生於福建,師大美術系畢。作品洋溢古樸典雅,兼有天真爛漫情趣,故有「畫壇老頑童」之稱。《墾丁風情》取材自寫生,將墾丁最具代表性的三個景點:鵝鑾鼻燈塔、船帆石和貓鼻頭融合在畫作中。傳統中國山水文人畫中「題字」元素在此作中尤為彰顯,以淺白易懂文字道出墾丁人文地理上的特殊性。
盧福壽,生於1955年,現任教於高師大美術學系,除了致力於中國美術史研究,在水墨繪畫創作的領域中,長期以來亦在以古為師之餘與時俱進,試圖添加時代的意義,跳脫陳陳相因的窠臼。
鄭善禧
寫意綜觀墾丁景:鄭善禧《墾丁風情》訪談
「我一再這樣子看這些古畫在研究,國畫它不是定點透視,它是遊目以觀之。就是這樣子眼睛掃描:上下這樣、左右這樣,眼睛是遊動的。這就是遊目以觀之。」
合作:草稿完稿連番接力,兩大家共同創作
當初鄭善禧的墾丁是臺灣山水八景中,最南端的景點:「墾丁我去了好幾次。盧福壽是我師大的同學,他就住在墾丁那邊。」因鄭善禧創作墾丁風情時已屆高齡,故無法長途跋涉至墾丁勘景:「他幾番邀請我去墾丁那邊看看鵝鑾鼻的風景,所以我這樣找盧福壽配合,叫他畫一個稿。」意外促成兩大畫家聯手創作,也是臺灣山水八景中的唯一。
綜觀:遊目以觀之,傳統寫意手法濃縮墾丁風情
鄭善禧談起西畫觀念:「他這些學生畫畫大概就是西洋學的概念:定點透視,好像照相機一樣有一個樣子焦點。那國畫他不是定點透視,現在很少人理解這個東西。」對於水墨畫的創作,鄭善禧遵守古法:「術必有方。把這個地方收縮起來集中在一起,所以可以從燈塔畫到帆船石,再畫到貓鼻頭。我啊這個老骨董,都是學古人的。」從寫意的傳統出發,鄭善禧加入年輕時寫生功力,讓觀者盡覽墾丁之美。
詩畫:詩文朗讀出水墨境界,文人、文學共構
詩跟畫相輔相成特質是鄭善禧的堅持:「畫畫的題字是重要的。從宋朝以來,畫就要題字。而且畫畫的人必定要讀文學。」過去在師大的經歷讓鄭善禧必定在畫上題詩:「畫畫題字是非常重要。畫以表形,文以表意,沒有文章的畫畫有所不及,一定要有題字。」他認為詩畫結合會讓觀者更容易體會畫中含意,整體藝術表達更加完整:「畫上沒有提字,好像看電影默片一樣,是不會說話、黑白的默片。」《墾丁風情》有繽紛的色彩、完整的全景,再加上題詩,鄭善禧的墾丁既有傳統中國山水的意境,又帶有色彩艷麗的活潑之感。
王友俊,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所專任教授退休,並專職藝術創作,在歷經四十餘年的繪畫生涯,作品量少質精。王友俊以實地考察為基底,真實呈現眼中所見之山水,除了為畫作走遍臺灣風景,橫貫公路、玉山、阿里山,年輕時曾以「阿里山雲霧」為主題在史博館開個展。 他認為題材不重要、技法不重要,只要能在畫面上表現出『溫、潤、厚、實』四個字,其畫必有可觀。他展現繪畫技巧與超越真實的風景呈現,甚至連環境的氣氛、溫度、濕度都在表現範圍。
王友俊
詩畫之中見真景:王友俊《阿里山雲海》訪談
王友俊曾住在阿里山一段時間,也十分熟悉阿里山的景色,當時獲邀史博館的臺灣八景創作之列時,回想當時的選擇:「當時我對阿里山非常有興趣,記得第三次個展的時候,是在歷史博物館、就是以阿里山為主題。阿里山的雲海,自古以來可以說是讓人家最難以忘懷的景致。還有神木、塔山,那樣漂亮壯觀的景致,是我比較喜歡描寫的,所以我就選了阿里山。」
重遊:舊地、故景、新情
王友俊因為喜愛阿里山的氣勢而選,為了慎重起見,他重新回到熟悉的阿里山觀察,他說:「到阿里山大概有十幾次了吧,每個角落都很熟。但是為了慎重起見,我重新再回去看,當時我當然找了很多個角度去看。」,王友俊重遊舊地,重取繪畫角度創作新意:「我以前也畫過一張阿里山塔山煙霧,那是很壯觀的一張畫,當時我是在峭壁山的陡坡取景。這次我站到上面去,角度不一樣,以林務局的宿舍為近景,旁邊也有很多神木。」
秘境:鮮為人知的神木群、神秘的塔山雲海
王友俊提及現在的神木群還未開發之前,神木群的下方就是員工宿舍,他認為:「其實早期可以看到的神木,是以這個神木群是最好看的。」除了自己密藏的神木群景點以外,王友俊還有另一個堅持:「我還有另外再去回味看看,哪個地方可以代表讓我去畫雲海。我們要知道:阿里山第一個當然是神木;如果到阿里山不看神木,簡直就像沒到過阿里山一樣。第二個就是日出;要到上面去看。第三個是雲海;雲海是可遇不可求的。我去的時候剛好雲海很漂亮,在塔山下邊就是我現在所看到的景。」
真實:層層堆疊,畫出生命感受
畫作的左上方,畫家以一首七言絕句的意境描述雲海和神木,其後的文字則自述年少時即鍾愛的阿里山情感。姓名章為白文的姓氏與朱文的名字所組合而成,下方壓上「墨戲」的閒章,畫作右下角「迓月樓」的章取自畫家本人的畫室之名。王友俊並分享作品的款識,他解釋寓意:「神木亭亭就是旁邊的神木一棵棵站的亭亭玉立的感覺,林木局的員工宿舍三三兩兩的自成一個村落的感覺,塔山的山腳下一片雲海,看起來非常的壯觀幽絕,在塔山底下絕妙的景致從以前到現在每一天,幾乎清晨會出現,只是看你有沒有這個福分去享受,當寫完這首詩之後,其實胸中還有很多很多的話要講」。透過詩文的抒情,他也認為中國繪畫早期就已把詩文篆刻繪畫結合起來,就如同當代的複合媒材概念一般,因此王友俊很重視書法、詩文和繪畫之三者合一,無論是在求學歷程受到老師的薰陶,或是後來他自己任教時教導學生之時,皆看重詩文對於作品之重要性。又談到關於繪畫技巧,他分享:「繪畫可以分為兩種:一種造景、一種是寫景。我喜歡偏重在寫景的部分。造景是訓練你的思考、想像的能力;寫景則是可以畫出更真實的生命感受。」,寫景技巧的鍛鍊是畫家求學過程的共通回憶,王友俊回憶在師大求學時因訓練過程、西畫概念的影響,寫景技巧很自然地應用於日後的水墨畫。
王友俊最後提及創作時的細心::「幾乎在阿里山上時,構圖都出來了。我的畫比較累,回來後要慢慢畫,一層一層堆疊、一層一層染。染一次要等到乾才能再染,染完後隔天再繼續畫,前後大概畫了十天左右。」為了描繪山中景象,他特地前往熟悉的阿里山住了三日,以林務局宿舍的角度為構圖,以俯瞰阿里山的視角展現雲海氣勢,他的記憶中,以前林務局宿舍的黑瓦已轉變為現在的紅色屋頂,他將紅色宿舍置於綠色的樹林之中,遠處雲霧層疊盡顯雲海的壯闊。密而實,秀而厚的藝術風格造就作品的氣勢磅礡,細繪阿里山的臺灣之美。
蘇峯男,1943年生於臺灣淡水鎮,國立臺灣藝專(現國立臺灣藝術大學)美術科、美國舊金山藝術學院研究所美術碩士。曾任國立臺灣藝術學院造型藝術研究所所長、美術系及書畫藝術系主任,現任該校教授。作品曾獲中山文藝創作獎、國家文藝特別獎等。 從小居住於大屯山腰,在翠綠的榕樹、松樹環抱中長大,因此薰陶出山水繪畫的長才與興趣。曾參與《寶島長春圖卷》長卷創作,負責中部橫貫公路段,並參與臺灣山水八景創作《玉山積雪》。
蘇峯男
臺灣山水八景—蘇峯男《玉山積雪》訪談
「每個人希望畫什麼地方就先挑。這時我是挑玉山,因為我想玉山是臺灣象徵性最高的山、也是亞洲最高的山。」
考驗:最具象徵性,也最具考驗性
蘇峯男當時選擇玉山是想自我考驗:「因為玉山可以有很多角度去畫,甚至季節的不同。」雖然沒有真正爬上玉山,但是蘇峯男親自走訪當地,從山下的各種角度取景:「當然玉山在冬天下雪時算是一個比較有特徵、不同於其他山之處,因為冬天積雪時間長,所以我就以玉山瑞雪這個題目來著眼,角度上也覺得比較能夠顯現主峰的特徵。」
雪山:特殊的色調, 協調的構圖
為何選擇積雪的構圖,蘇峯男說:「一方面來講需要有相當高度才會積雪,剛也有講到不是積雪的時候,那樣的山頭和其他山頭在色調上會有些雷同。唯獨積雪時特別不一樣,當然合歡山也會有積雪,但它的主峰特別突出,有點像日本的富士山,山頭的造型比較特別,所以我就選擇雪山。」為了強調海拔變化造成熱帶至寒帶的眾多植物風貌景觀,畫中以積雪白色的山頭和其他充滿綠意的山脈紋理,共同呈現協調的美感。
結構:平鋪陡峭兼具,玉山之美
這幅畫繪製時是在蘇峯男的畫室裡面畫的:「在畫山來講,有幾種情形,一種是很陡峭的,陡峭的山就是要顯現峻峭的感覺;也有比較平鋪的山,是要表現厚重的感覺,所以山的組織成分各有不同。」對於畫山、爬山,蘇峯男自有豐富知識和獨道見解:「像大陸的黃山是花崗石,差不多一樣的陡峭,江西的花青山也是花崗石,所以山的結構就有很多雷同的地方。」《玉山積雪》則是展現了玉山不同於其他山,獨樹一幟的美:「而以玉山來講,它是比較兼具立的成分,讓人感覺它的雄偉。」
蔡友,1947年生於臺灣南投,國立臺灣藝專(現國立臺灣藝術大學),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畢業,日本國立筑波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,曾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教授。作品曾獲中山文藝創作獎、國家文藝特別獎、中國文藝創作獎等。
蔡友
近鄉情怯的遊子情懷:蔡友《雙潭秋月》訪談
「因為住埔里的朋友比較了解日月潭,我們就上到比較高的地方要往下看。沒想到現場已經很多攝影師排在那邊,他們說今天是幾十年來最美的日月潭。當時我也拍了很多照片,湖面的粼光也好,層巒疊翠的山巒也好,以及那些霧氣,都讓我非常感動。」
故鄉:懷念卻陌生,異鄉遊子重返創作
「史博館有這樣的規劃,我覺得是一個把景跟藝術結合,非常重要的點。」蔡友笑談當時聚餐場景:「我是南投出身的,歷史博物館要讓大家來認養,我就選了日月潭。」其實蔡友年輕時就離開故鄉,在臺北住了四十年。「認養日月潭之後有點緊張惶恐:日月潭長甚麼樣子?能不能畫畫?我還沒有非常能確定。」身為畫家的堅持讓蔡友決定:「我想說那是自己的故鄉,我要去挑戰。」
多變:雲霧繚繞,靈性美的日月潭
「我當時先到埔里朋友家,他傍晚先帶我到日月潭,一直待到晚上。」為了《雙潭秋月》畫作,蔡友特地跑了一趟日月潭。「看傍晚霧的變化、以及那種天色逐漸近晚的變化。日月潭不僅是入畫,而且是在整個臺灣的景色來說,是非常有靈性的地方。為什麼?因為山多霧多……那些湖面的粼光也好,層巒疊翠的山巒,以及那些霧氣都讓我非常感動。」
空白:江山如畫、虛實相對,留白處讓人產生更多想像
「雲霧繚繞的空白,是繪畫裡很重要,虛的地方。虛實的虛,虛的留白會讓人產生更多的想像。」蔡友當時拍了很多照片、還有速寫:「也許畫面中很多房子、很多的茶園,但有雲霧擋住了,你會覺得那是一個變化很多、虛實排列,像畫的畫面一樣。我們有一句話叫做江山如畫,當時我想,這個景不就是江山如畫嗎?」他抒發自己創作的概念:「我當時想把日月潭整個景做出,用鳥瞰式的意思在裡面。重要的是把山巒作為一個重點的表現。」
「像我常常說日月潭很美、西湖也很美,但是美的地方不一樣。西湖的美是美在水面。日月潭的美除了水面以外,它旁邊的山巒變化,是非常具有美的原則、美的畫面需要。」
江明賢出生於臺中,大學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,後留學西班牙並學習油畫,後遊學美國紐約。曾任臺師大美術系教授、獲國畫類國家文藝獎。曾於世界等地舉行五十餘次個展,重要國內外聯展達百餘次。
江明賢
從歷史的陽明山看臺灣:江明賢《陽明春色》訪談
巧合:最後挑選,卻是最熟悉的景色
談到挑選陽明山的原因,江明賢想起當時場景回憶:「當時館長是黃永川館長,他約了八個畫家聚餐。我因為有課,所以比較慢到。到了之後其他七景都已經被挑走了,最後只剩下陽明山。」但最後剩下的陽明山,卻是江明賢過去任職文化大學時,最常寫生的景點如擎天崗看水牛、大屯山的火山口硫磺景色,陽明山可說是畫家十分熟悉的臺灣景色。
歷史:不只風景,中山樓更添人文深度
「我為了畫這幅畫,跑了兩趟陽明山,最後我選擇以中山樓做主題。」,江明賢選擇中山樓作為主題的原因在於歷史,他認為中山樓在臺灣的歷史上具有人文特色與歷史使命,意義深遠。他並說明:「中山樓在歷史中的重要性為:政府重要的會議,甚至修憲、人事命令,還有接見外國元首,幾乎都在這個地方。」。中山樓建於民國54年,建樓之時聘請知名建築師修澤蘭女士設計,僅耗時一年一個月又四天即完成名聞遐邇的中山樓,建築風格為宮殿式建築,在臺灣屬於較特別少見。
美景:欣欣向榮,國泰民安的中心思想
江明賢闡述,此幅《陽明春色》主要是描繪春天的陽明山景色,他並說明:「為什麼挑了松樹來搭配中山樓?松樹是一種長壽、綠葉長青的象徵,搭配松樹表示能夠國運昌隆。」江明賢使用描繪花草的技巧,讓畫面繽紛多彩,彷彿四周萬紫千紅,展現整座陽明山為欣欣向榮的春天。他接著說:「我在右下角還畫了瀑布水流代表青山綠水。而小橋、流水、人家則是一種境界,代表詩情畫意,所以畫面上給人感覺柳暗花明又一村。」就像陽明山要一層一層攀爬,每一層都有不同景緻一樣,同時具備著美景、歷史的陽明山,正是臺灣山水八景的代表之一。
《陽明春色》以陽明山著名地標中山樓為基礎,加上寫實的陽明山、觀音山、以及想像中營造出的松樹、瀑布,將主體置於畫面中央,房屋和人物畫得渺小,盡顯山脈的雄偉。畫面中,山、樹為靜態意象,水、雲具有雲霧縹緲的動態意象,使整幅畫面兼具動靜的節奏感。畫家在畫面右上角題字以交代人文背景與創作理念,題字下方的閒章為「青龍」、「白虎」,畫面左下角為「江山入畫中」。姓名章以略小於簽名的白文「江氏」和朱文的「明賢」。
而談起史博館與畫家之間的關係,他認為:「過去歷史博物館,國民政府來臺灣的時候也從大陸帶了不少骨董文物書畫。早期畫家比較沒有官方的地方可以展示,所以史博館變成一個很重要,在二樓還有一個牌子叫國家畫廊。所以能夠在歷史博物館展就表示國家肯定一個藝術成就,所以很多成名的畫家都希望在歷史博物館展。當然一般人會認為以現在的眼光看,歷史博物館好像是小了一點,跟世界其他的博物館好像沒辦法比。但是我一直覺得博物館不一定要大,因為藝術、文物是講精緻,大都沒有用。所以小而精、小而美,是我們歷史博物館的一個特色。」。
史博館具有臺灣藝術史中重要的功能性地位,傳播性即是其一。此幅作品完成之後,史博館選擇桃園機場出入境處的文化櫥窗展示,讓出入境的旅客能夠知道臺灣之美,即使不認識中文也能看明瞭,甚至有機會就可能前往這八個景點參觀旅行,如同江明賢所說:「讓世界看見臺灣」,也向大眾傳遞著「臺灣之美」觀點,只要用心發現,不僅是八景,臺灣各處都是美景,各處皆可入畫。
羅振賢,國立臺灣藝專(現國立臺灣藝術大學)美術科畢業,美國芳邦大學美術研究所藝術暨美術碩士,曾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教授、美術學院院長。曾獲中山文藝創作獎、國家文藝獎特別獎等。 繪畫淵源來自早年習作及師承傅狷夫的傳統繪畫根底,以及後天勤於筆耕的寫生造境。在《寶島長春圖卷》中,負責臺灣中部以北草稿繪製,該作集結當時正值青壯年的新一代水墨畫家共同創作,為當代重要創舉,並參與臺灣山水八景創作《北濱濤聲》。
羅振賢
觀浪、聽濤、悟道:羅振賢《北濱濤聲》訪談
「水在中國繪畫裡具有很大的意義,現在的水刀可以無堅不摧,但它也可以柔到極點,也有向下的精神,這些人生哲理也可以從海浪的互相爭讓、對衝、各自後退,看出人生很多為人處事的道理。」
熟悉:傳承名師精神,挑戰超越
「我第一個就選了北濱濤聲。」回憶當時場景,當時羅振賢首選北濱濤聲。在1994年時他曾為了表現海浪,三次大颱風親自去觀察、寫生、錄影、拍照:「我想作為傅老師的傳承,如果有機會有能力可以再往前跨越一步的話,最好的方法就是在颱風天大浪,這個在繪畫的表現上更靈活,所以我就選擇這樣的主題。」
觀察:畫中有哲理,觀水能悟道
「其實畫水,如果你完全把水當成一般的水,它就是靜的,甚至也不會互動,如果不去觀察,你畫出來可能就是在煮開水,原地在動而已。」為什麼畫浪有其難度,羅振賢有一套想法:「真正去看時,水的碰撞、一爭一讓,人生的道理,一上一下,一來一往,在畫面上是會有動感的。」為了讓畫作呈現更深入的水的多變樣貌,在颱風天冒著危險,即使車都快要翻覆,還是得去觀浪:「如果想在畫面上表達得很生動,我想這些細節都要去了解。」
聚焦:驚濤拍岸,筆尖的力道之聲
談到為什麼會想呈現水流動的感覺,羅振賢說:「我想這應該和我當時1989年在美國進修研究西畫有關。」當時他修了攝影、暗房、版畫、西畫、素描的技術,對主題強調有自己的構想:「我想我會是以海濤作為我的重點。」這是當時創作的意念,把不該有的、旁邊的樹什麼都拿掉了,甚至包含一些不必要的石頭,我就以濤聲、海面的互動為主,聚焦在這一個上面。」透過觀察與聚焦主題,讓《北濱濤聲》有浪躍然紙上的靈動感,造就西畫方式的中國水墨畫新境界。